中国对又一个挑战之年的担忧
向下滚动阅读
Renee Targos
中国作物保护行业正面临源自2024挑战的阻碍。 AgriBusiness Global 与中国企业高管进行了交谈,探讨了这些问题以及2025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成功合作的商业策略和必备条件。
来年的一个主要担忧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关税的执行。

禾金正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李效禹先生
SPM Biosciences 副总裁李效禹先生表示,尽管存在担忧,但中国企业正在制定应对成本上升的变通计划。
“额外关税可能不会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之前实施,这样中国制造商在 2025 年上半年仍然有机会向美国市场供货,”李先生表示。“由于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问题,一些公司将美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
中国企业需要为出口面临的其他影响做好准备,比如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和南美金融变化。

李凯文
四川乐山富华通达农化科技有限公司福华作物保护事业部总经理Kevin表示:“随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企业必须加强财务和政治风险管理,以保障运营。”
Kevin 表示,中国企业正在针对以下四个问题制定战略:
需求波动
“疫情后的价格波动导致采购延迟,下游广泛采用零库存策略正在造成不稳定。” |
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有时甚至接近成本价,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运营压力。” |
需求稳步增长
“尽管面临挑战,但 2024 年的总体需求与 2023 年相比仍呈现稳步增长。2025 年,受多个国家人口增加和种植面积扩大的推动,需求将继续增加。” |
成本压力
“虽然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供应链有所恢复,但能源价格和运输成本的上涨持续影响农化产品的生产和定价。” |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中国公司正在考虑通过并购和资本投资来拓展其领域,同时通过生物制品、高含量制剂和农业技术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
中国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领先而制定的其他战略是致力于优化供应链,注重成本效率和高质量的产品。
四个合作要点
在中国企业制定2025年业务发展战略的同时,以下为希望在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外国企业提供了四点建议。
1. 增值支持——双向
当中国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来帮助其增长和多元化投资组合时,Kevin 表示,想要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应该提供增值支持和双赢的商业模式。
Kevin 表示:“外国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研发,可以帮助中国企业从以制造为中心的模式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基于投资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使中国企业能够更深入地参与产品或市场战略,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黄百及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柏集对此表示赞同。
黄先生说:“国内企业可以从整合国外先进的农化技术中获益,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这种互利模式对于双方在中国农业领域的成功至关重要。”
2. 完善的网络
黄先生表示,对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外国公司来说,与国内领先的农业投入品分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市场渠道和分销网络,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农业市场的独特特征和需求,”黄先生说。“这种洞察力可以调整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中国种植者的特定需求。”
3. 解决方案范围
外国公司在与中国公司合作时应该寻求的另一个关键是其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和范围。
Rainbow Agro 发言人表示:“寻找能够提供全面集成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无缝管理登记、产品组合、配方开发、生产和交付流程的公司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全面集成可确保简化运营、更好地控制质量和提高成本效率——所有这些都是服务全球市场的关键因素。”
4. 长期合作
外国公司在寻求建立中国商业伙伴关系时,应该有一个长期的合作目标。虽然建立信任和工作关系需要时间,但 Rainbow 的一位发言人分享了以下建议:“寻找一家在战略上与你的业务目标一致、有共同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公司。这将建立一种长期、双赢的伙伴关系,从而提高效率并实现持久增长。”
Kevin 对此表示赞同,“建立具有明确长期目标的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促进可持续增长,同时降低短期价格战的风险。”
适应是关键
随着 2025 年的到来,令人兴奋的前景似乎是创新和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灵活性和快速转变能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Rainbow 发言人表示:“合作伙伴越来越希望找到能够适应其特定需求的企业,无论是与现有业务模式保持一致、创建定制解决方案,还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倾听、适应和提供定制方法的能力可以加强关系并建立信任。”
随着种植者的需求变化和法规限制的增加,行业也在不断发展,适应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正从产能快速增长的时期转向每个人都开始放慢脚步并思考下一步该去哪里的时期。坚持特定的战略对每家公司来说都很重要,”Kevin Li 说。“随着渠道利润率越来越低,行业内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高效的运营、结构良好的管理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将在未来几年变得更加重要。能够整合资源的公司将在新一轮整合即将到来之际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