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需求恢复
尽管 2011 年世界经济活动遭受重大挫折,但 2012/13 年全球化肥消费量预计将增长 2.5% 至 1.814 亿公吨 (Mt)。
玉米和油籽的紧俏市场条件为农民提高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2011/12 年世界肥料需求预计将增加 2.8%,2012/13 年将再增加 2.5%,达到 181 公吨养分,包括氮、磷和钾。
根据 IFA 农业委员会主任 Patrick Heffer 和国际肥料协会 IFA 生产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 Michel Prud'homme 的报告,这一趋势预计将至少持续到 2016/17 年。
具有吸引力的农产品价格推动了对化肥的需求。预计 2011/12 年期间,氮将增长 4%,磷将增长 1.4%。钾也有望上涨,但仅上涨 0.4% 至 27.7 Mt。
预计 2012/13 年度将标志着 2007/08 年度的全面反弹,当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需求都出现下降。到 2016/17 年,世界化肥需求预计将达到 192.8 公吨。
南亚一直是反弹的主要推动力,估计增长 8.1 公吨。根据 Heffer 的说法,这约占全球净增长的 60%。
“南亚和东欧是 2008 年唯一没有出现需求下降的地区,”Heffer 说。 “这可以通过印度实施的化肥补贴计划来解释,该计划保护印度农民在此期间免受化肥价格波动的影响。”
预计东亚和拉丁美洲在中期的养分使用量增幅最大。
“在农业生产快速扩张的推动下,新兴经济体的前景要乐观得多,”赫弗说。 “西欧的农业生产相对停滞不前,尽管主要粮食产区的磷钾负平衡令人担忧,但肥料施用率在中期看不到恢复,”赫弗说。
他补充说:“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但西欧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会继续低迷。在农业生产快速扩张的推动下,新兴经济体的前景要乐观得多。”
成熟市场(例如北美市场)对不同因素的反应与某些亚洲市场不同。
“除北美外,所有地区的化肥需求都将增加,与去年相比,北美的农作物价格下降预计将导致施肥率下降,”Heffer 和 Prud'homme 在报告中指出。
价格对亚洲农民来说不是问题。他们的生产水平由不同的因素驱动。
“与北美种植者相反,亚洲农民对国际价格不是很敏感,”赫弗说。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响应政府为确保粮食安全而提供的激励措施而增加产量。例如,中国政府增加了对中国农民的补贴,以生产更多的谷物。”
虽然亚洲将有助于推动未来几年的需求,但世界其他地区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根据 IFA 6 月份发布的“2012-2016 年中期肥料展望”报告,亚洲在全球增长中的权重正在逐步下降,而拉丁美洲被视为加强其作为未来扩张引擎的地位。 “预计东欧和中亚以及非洲的需求将稳步上升。就数量而言,东亚、南亚和拉丁美洲合计将占未来五年世界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三。”
政策与波动
虽然营养市场的前景看好,但许多因素可能会对这些预测产生影响。波动性仍然是一个挑战,决策者正在寻找消除一些不确定性的选择。
“G20、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的政策领导人都强调需要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从而降低与农业投资相关的风险,”赫弗说。他解释说,建立旨在减少波动性的新机制将鼓励农民更多地投资于提高生产力的产品,例如化肥、改良品种的种子。
“提高农产品市场的透明度已经可以显着改善目前的状况,”Heffer 补充道。
其他几个因素,包括美国农业法案和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潜在修订以及俄罗斯加入 WTO 可能会影响价格和需求,但在这些场景结束之前,它们的影响仍然未知。
“农产品价格的演变主要受紧俏市场条件的推动,”赫弗说。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任何与天气有关的作物短缺或任何贸易限制反应强烈。猜测会加剧这种反应。世界经济环境的演变是可能影响前景的主要因素。”
根据 Heffer 和 Prud'homme 的报告,“中期农业前景有望刺激肥料需求,但高波动性可能导致同比出现显着变化。”
长期前景表明,随着最大的消费国达到成熟期,化肥需求的部分增长可能会减少。
“这主要指的是中国,在较小程度上指的是印度,”赫弗说。
中国已经使用了较高的化肥施用量,地区和种植制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中国和印度对氮肥和磷肥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很小。相比之下,施肥仍然不平衡,对钾肥不利,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前景表明,相对于氮肥和磷肥的需求,钾肥的需求增长更为强劲,他解释道。
供应
根据 Prud'homme 的说法,化肥行业的平均有效产能接近 95%。
“这表明 2009-2010 年生产出现了快速转变,这导致 2011 年市场状况相对紧张,”Prud'homme 说。 “IFA 无法预测这一速度将走向何方,因为它取决于未来的产量。”
计划在 2011 年至 2016 年间投产的所有化肥生产项目中,约有一半面临延期。
“延误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因为完工和调试花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Prud'homme 说。 “总的来说,大多数项目都有一个乐观的时间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表明完成需要更长的时间。”
预计未来五年将启动近250个新项目。
Prud'homme 说:“这些新产能的大部分实际上都在建设中,因此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生产不足的情况。” “其中一些新产能正在投产,或将在今年和明年投产。”
当然,对任何数量变量的更改都可能影响几年内未计划开始运营的项目。
“部分新产能仍处于规划阶段,尤其是计划于 2015-16 年完成的项目。后面的几个项目可能会被取消或进一步推迟,从而减缓产能和预计供应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