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整个稻米价值链的合作

拜耳作物科学亚太区负责人 Sascha Israel 博士欢迎在越南参加东盟水稻未来论坛的与会者。

拜耳作物科学亚太区负责人 Sascha Israel 博士欢迎在越南参加东盟水稻未来论坛的与会者;图片来源:拜耳作物科学

随着农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尤其是 2015 年对东盟农民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稻农需要获得技术来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效率。

10 月 14 日至 16 日,来自东盟国家的 100 多位政策制定者和水稻专家齐聚越南举行的东盟水稻未来论坛,讨论公私和价值链伙伴关系对于鼓励采用农业技术的重要性,鉴于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大多数稻农都是小农。

该论坛由拜耳作物科学与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 和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 (MARD) 合作举办。它旨在延续 2013 年印度稻米未来论坛和 2014 年泰国国际稻米大会的建设性对话。

今年的重点放在东盟,水稻是主要由小农户种植的主要作物,会议包括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讨论几个相关和相关的主题。其中包括需要在可持续水稻生产方面进行能力建设和提高效率,获得并采用水稻种植技术和创新,在整个水稻价值链中更紧密地合作,以及建立更多的公私伙伴关系。

热门文章
值得关注的作物保护领域十大进展:塑造农业未来的关键趋势

采用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率的关键技术

稻米是东盟主要作物和大多数饮食的主食,东盟国家占全球稻米产量的 25%,占全球稻米消费量的 22%。泰国和越南是该地区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近 50%,而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正在努力实现大米生产的自给自足,是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该地区的大米进口商。

据联合国估计,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 97 亿。此外,由于中产阶级的崛起和饮食偏好的转变,特别是在新兴国家,预计将有近 100 亿人可能吃 130 亿人所需的食物。 IRRI 预计目前的稻米产量——每年超过 7 亿吨——将不足以满足需求。未来10年稻米产量需要增加8000万吨。

随着农业和水稻种植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耕地有限、气候变化的影响、劳动力短缺和资源有限,必须通过利用创新解决方案和农业技术可持续地实现这种增长。

“农业面临大量挑战,例如耕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劳动力短缺或成本上升、市场波动加剧、小农信贷供应受限、阻力问题以及对可持续性的持续追求——仅举几例一些,”拜耳作物科学亚太区负责人 Sascha Israel 博士说。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更好地耕作,并从我们现有的土地上收获更多。在拜耳作物科学,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和农场建议支持种植者的日常运营,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支持水稻种植的可持续集约化。我们在整个价值链上进行合作,以取得更好的结果,”Israel 解释说。

“我们在稻米的公私和价值链伙伴关系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开始看到我们正在开展的项目取得积极成果。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我们可以通过继续和加强这些伙伴关系,继续为东盟水稻种植的发展做出贡献,重点是加强小农户对技术的采用,”他补充说。

携手促进整个稻米价值链的对话

强调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以及整个稻米价值链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今年的东盟稻米未来论坛是与国际稻米研究所 (IRRI) 和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 (MARD) 合作举办的。此次活动还有来自 IRRI 领导的全球水稻科学伙伴关系 (GRiSP)、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亚洲更好的水稻倡议 (BRIA) 等公司和协会的知名演讲者,以及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

“IRRI 很高兴与拜耳合作,通过在越南举行的 2015 年东盟水稻未来论坛促进对话。这是自 2013 年首届水稻未来论坛以来我们在水稻领域持续合作的又一延伸。拜耳还是 2014 年国际水稻大会的白金赞助商,该大会由泰王国政府主办,”副总裁 Bruce Tolentino 博士说IRRI 传播与伙伴关系总干事。 “鉴于粮食安全挑战的全球范围,IRRI 支持稻米生产世界的国家系统——越南和 MARD 是该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还与研究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包括拜耳在内的私营部门合作,通过更好地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来改善水稻产量、病虫害管理、更可持续和盈利的农业以及年轻人的能力建设水稻科学家。”

拜耳作物科学与 IRRI 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扩大水稻数据库,为培育新的高产水稻品种提供动力,并使农民和水稻社区获得杂交水稻的诸多好处。

资源: 拜耳作物科学

隐藏图片